碳交易大事件盤點:看市場走勢抓商機無限
國際清算銀行:市場過于依賴央行
國際清算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警告,市場高度依賴央行行為,他表示對近幾周市場波動加劇感到擔憂。該行貨幣和經濟部門主管克勞迪奧•博里奧在最新的季度評估報告中表示:"日益明顯的是,央行的負擔過重已經太久。"國際清算銀行被稱為央行的央行,因為各國央行在該行開設賬戶。
博里奧說:"要讓全球經濟實現更為強勁、平衡和可持續的擴張,更為均衡的政策組合至關重要。"發達世界在過去幾年推行了空前的寬松貨幣政策,各國央行維持低利率(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負利率)。央行的資產購買計劃還推高了債券價格。如今依然存在"市場價格是否充分反映未來風險"這個"煩人的問題",并補充稱,"對估值的懷疑近日似乎占據上風"。
深圳碳交易管控單位達824家
昨日,深圳市發改委發布公告稱,擬啟動2016年度碳排放權交易工作。記者從公告中獲悉,納入我市2016年度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管控范圍的單位,包括原有的578家管控單位及新增的246家管控單位,這也意味著我市碳交易管控單位已達824家,多層次碳交易市場更趨完善。新增246家管控單位多為重點工業企業,同時也包括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港鐵軌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巴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等公共交通行業企業,以及蛇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等港口企業。
福建省確定建設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今年底前實現正式運行
18日,福建省長于偉國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會議確定了我省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實施方案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會議指出,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規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是我省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實施方案提出,到2016年底前實現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運行,到2017年實現與國家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有效對接,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全行業、具有福建特色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發布提四大重點任務
9月14日從工信部獲悉,《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正式發布,旨在實現制造業高效清潔低碳循環和可持續發展,促進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和諧共融。指南提出四大重點任務,包括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示范推廣,資源循環利用綠色發展示范應用,綠色制造技術創新及產業化示范應用,綠色制造體系構建試點。其中包括重點區域清潔生產專項,重點流域清潔生產專項,淘汰落后專項,高端智能再制造專項,環保技術產業化專項等多個專項。重點任務還提到,培育再制造產業。積極推廣應用再制造表面工程、增材制造、疲勞檢測與剩余壽命評估等技術工藝,建立再制造逆向智能物流體系,完善再制造產品認定制度,實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和在役再制造示范工程。到2020年,再制造技術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再制造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